《金刚经真义》中的四句偈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译文: 佛祖非常严肃地告诉须菩提:凡是所有的形象、思想意识观念观点以及理论和方法,哪怕是一个念头,都是虚妄不实的。
如果在反应任何事物时,对于我们的心念所呈现出来的任何思想意识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都不执著于、不住于、不停留于心念所反应出来的任何形象、思想意识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任何一个观点或念头,那么即在当下得现如来本来面目。
(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译文:因此啊须菩提,所有一心向道的修行人,应该像这样符合如理而生清净心。“心”不应该住于任何有形有象的事物上——不住于色,“心”不应该住于任何能听到(声)、闻到(香)、品到(味)、感觉到(触)、意识到(法)的事物上。
应该没有任何执著,一切不住,一切无住,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此即“庄严”;如此生其心——此清净心即净土、即道体、即如来。
(3)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译文:如果凭借身形样貌以及一切有形有象的事物、现象、境界,就认为是见到如来身,执著于眼根所见来求见“我”;如果凭借任何音声求见如来身,执著于耳根所闻来求见“我”;总之,执著于“眼耳鼻舌身意”所觉之“色声香味触法”来求见“我”。那么像这样的执著于外求的修行人,就已经偏离正道,堕入邪道了,无法证得如来真实义,不能得现如来境界。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译文:一切执著于个人主观意识的认识,而造作出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概念,以及理论与方法,皆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像虚妄的梦境和幻术幻化出的境象一样,像水面上泛起的泡沫与虚呈的影像一样,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梦幻泡影);像天降露水和电闪雷鸣一样,都是稍纵即逝、生灭无常的(如露亦如电)。人若执著于此,就会被这样的虚妄虚幻、生灭无常的万法万相迷却本性。因此,就须要形成这样的思想意识之思维模式,去认识并践行(应作如是观)——“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读后感:
在这篇文中就举了四段四句偈,《金刚经》的四句偈不是单指这四句,这里泛指任意的几句,金刚经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偈语,意指经中每一句都是真理。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