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生多主流化 > 综合动态 > 正文

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媒体:新华网  作者:姜辰蓉、孙正好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25/7/3 12:27:49

新华社西安7月2日电题:大漠深处三代人的绿色守望

新华社记者姜辰蓉、孙正好

一米九的身高、小麦色的皮肤、朴实开朗的笑容……第一次见到石健阳,会觉得这是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蓝天白云下,29岁的他身姿挺拔宛若青松,将自己与大漠的故事娓娓道来。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在石健阳幼时的印象里,这里一年到头有吹不完的风沙。“小时候一刮风,我和小伙伴们就赶紧拿衣服把头包起来,慢一点沙子就进到鼻子、嘴巴里。我听爷爷讲,沙子动不动就把庄稼、房子埋了,因为沙害,家里不得不多次搬家。”石健阳说,“为了定住风沙,爷爷就带着我父亲和许多人一起种树。我学生时代的假期,基本是跟着爷爷和父亲在治沙工地上度过的。”

石健阳的爷爷石光银将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了治沙事业。40余年间,他带领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了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石健阳12岁那年的植树节,他的父亲在拉运树苗的途中因车祸去世。在少年石健阳的心中,这一片片树林,是爷爷和父亲毕生的守望。“我高考志愿毫不犹豫地报了林业,就是想帮爷爷和父亲守好、护好这片林子,让绿色在我手中延续、扩展。”

2017年,在爷爷的带领下,石健阳正式投身植绿事业。“过去沙害严重,老一辈治沙人最迫切的是要定住风沙,让地面先绿起来,所以当时的树种主要是生长快的杨树。”石健阳说,“几十年过去,杨树林老化严重,出现大面积枯死的情况。我们现在陆续对老化的林地进行树种更换,补种四季常青、生命周期更长的樟子松,目前已经补种了5万亩。”

石健阳在十里沙苗圃基地查看樟子松苗木生长情况(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单一树种的林地更容易出现病虫害,石健阳在补种的同时,着力改变林分结构,将乔灌草立体种植,营造更科学的林地环境。“林子下面不仅能种药材,还能搞养殖,林下经济发展起来,植树造林就能从单纯的生态效益转化为生态、经济双重收益。”石健阳说。

与石健阳一样,许多沙区的年轻人学成归来,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投身治沙事业。“90后”康建娥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在沙区长大的她从小就树立了“治沙植绿”的决心,大学时期不仅义无反顾选择学习林业,还在毕业后来到定边治沙。“我主要负责造林规划和林地管护统筹,用我所学的知识提高造林成活率,让大家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林子得到科学的抚育。”康建娥说。

“我们团队基本都是‘90后’,7个骨干的祖辈、父辈也都是治沙人。让家乡变得更美好,是我们的愿望,也是责任。”石健阳说。

石健阳在十里沙治理区修枝抚育(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这个年轻的治沙团队着力推进造林的机械化,大大提升了造林效率和成活率。“通过科学造林和管护,林子的成活率从过去不足一半提升到现在的92%。”石健阳说。

“老一辈消灭了流动沙丘,我们在守好基业的基础上,要将单纯的治沙变为用沙。”石健阳说。在爷爷的支持下,他利用现代治沙技术,培育出可以在沙漠种植的马铃薯苗,提供给群众种植。同时,他还带领沙区群众种大棚蔬菜,并成立养殖合作社免费提供牛崽,以股份制的形式与农户合作养牛。如今,周边群众收入逐步提高,形成“家家有产业,户户致富忙”的乐业新图景。

石健阳(左)和团队成员在无毒马铃薯培育中心查看马铃薯繁育情况(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 摄

登上城外的一处高地,清风徐来、虫鸣阵阵,只见望不到边的樟子松林挺立在大漠之上,护卫着定边县城。“产业发展起来后,我们计划通过直播的形式,为沙区羊肚菌、土豆、板蓝根等优质绿色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石健阳讲起今后的规划,“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一代代人的治沙成果,一起来见证我的家乡变得更美好!”

阅读 419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