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生多主流化 > 综合动态 > 正文

从内陆走向沿海 野化放飞让朱鹮重回历史分布地

媒体: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央视新闻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23/12/4 8:43:04

1981年5月,陕西洋县发现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2023年,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达1.1万只,朱鹮栖息地正逐步向东亚历史分布地恢复。从当年的孤羽七只,到如今的种群破万,朱鹮保护者们足足走过了42年。因朱鹮的特殊习性,要实现朱鹮种群的复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要培养朱鹮的野外生存能力,逐步恢复迁徙的习性,异地野化放飞就显得格外重要。

2007年5月31日,我国人工繁育的26只朱鹮在陕西省宁陕县异地放飞,朱鹮保护由此从“就地保护”进入“易地保护”的新阶段。2008年,有2对朱鹮组建了“家庭”,繁育了4只朱鹮,出飞3只,成为全球首例异地野化放飞的子一代朱鹮。2010年,它们又成功繁育了3只子二代朱鹮。截至2022年,宁陕县野生朱鹮种群数量在300只左右。

2013年,32只朱鹮在陕西铜川放飞,拉开了朱鹮栖息由长江流域扩大到黄河流域的序幕。十年来,朱鹮野化放飞成果显著,仅在陕西铜川就累计繁育出202只,促进了朱鹮黄河种群加速形成。

就在今年10月,朱鹮进一步北上,分别入住位于延安的南泥湾和榆林的横山两处“新家”,这也是朱鹮首次在陕北地区安家,是对朱鹮重回历史分布地的一次重要探索。

时隔50多天,朱鹮在陕北地区适应得怎么样?它们是如何过冬的?

总台记者 杨永青:我现在就是在榆林横山的朱鹮人工繁育基地,这里位于陕北的无定河湿地,也是目前陕西人工引入朱鹮的最北端。

这里就是朱鹮居住的网笼的过道上,旁边就是今年10月从西安楼观台引入的20只朱鹮。在9号网笼里居住的6只是这批朱鹮里年纪最小的,它们于今年出生,现在还不到1岁。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朱鹮宝宝相比于成年朱鹮似乎更怕冷,它们更愿意待在里面的暖棚里。

为了防止放泥鳅的水池结冰,工作人员在暖棚里装了地暖,保障水池的活水不结冰,进而保证泥鳅不会冻死。当外面的泥鳅池结冰时,就可以启动里面的泥鳅池来给朱鹮提供活体泥鳅。

今天,我们还得到一个好消息,这20只朱鹮里,已经有两对有配对成功的迹象,我们也希望后续有更多的朱鹮配对成功,在明年能孵化出在陕北出生的朱鹮。而在陕北引入朱鹮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一直让它们生活在网笼里,而是选择适当时机对其进行野化放飞,从而逐步恢复朱鹮原有的迁徙本性,这也是为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所做的重要尝试,我们也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开展异地野化训练 拓展朱鹮分布空间

“就地保护”“人工繁育”“异地放飞”是朱鹮保护的重要经验,不仅在陕西省内,在其他省份,朱鹮也不断扩大着自己的适生区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陕西籍”朱鹮,不仅实现了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的历史性跨越,分布地也实现了从内陆走向沿海。

黄河三角洲位于河、海交汇处,这里曾是朱鹮重要的栖息地,后因生态环境变迁朱鹮逐渐绝迹。

2022年12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商定,引入朱鹮种源,在黄河口湿地开展野化放归科学研究。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朱鹮的野化适应笼,它的面积约3300平方米,顶高15米,工作人员在里边设置了盐沼、芦苇、灌木等,模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

在饮食方面,除了固定投喂,工作人员还会把朱鹮爱吃的泥鳅放入水池中,以锻炼朱鹮的野外适应能力。

一年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的30只朱鹮,一部分已经逐渐适应当地的生活,工作人员尝试形成或恢复朱鹮的候鸟迁徙习性,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朱鹮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

浙江德清朱鹮种群达761只 成我国第三大朱鹮种群

近年来,浙江也不断强化朱鹮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推动朱鹮中国南方种群的重建。自2008年从陕西引进5对朱鹮以来,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浙江德清的朱鹮种群已增长至761只,成为我国第三大朱鹮种群。

在德清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里,人工孵化的32只小朱鹮正在笼舍里嬉戏玩耍,饲养员则正将小朱鹮的美食——泥鳅放进投喂池里。今年3月,基地在朱鹮种群中优选了25对朱鹮进行人工繁育,4月份成功孵化出了这32只朱鹮宝宝。

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邱国强:我们跟往年比较,一个是小鸟的出壳成活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它整个存活‍‍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七点几,还有一个它的生长速度加快。

15年前,5对朱鹮从陕西千里迢迢来到浙江,在德清下渚湖湿地安了家。经过十几年的繁育,德清的朱鹮种群数量达到761只,其中人工繁育种群394只,野外种群367只,这里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繁育朱鹮种源基地之一,形成了成熟先进的朱鹮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体系和野外重建种群培育操作体系。德清一直在积极探索朱鹮野化放归,2014年,第一批放归朱鹮野外存活率就达96.97%,截至目前共野化放归了五批。

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邱国强:通过这一些放飞,我们想短期内能够探索我们中国南方地区建立起几个比较有典型性的野外种群,为我们将来把中国南方历史上有朱鹮分布的地区种群都恢复起来。‍‍

目前,德清朱鹮种群已成功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进行异地放归,朱鹮活动半径在不断扩大,这也是野外慢慢建立种群的积极信号。

被放归至东部沿海湿地的朱鹮 野外生活已满月

今年10月底,在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只朱鹮被放归。这是东部沿海湿地首次放归朱鹮。现在朱鹮野化放归刚刚满月,它们飞到了哪里,还适应野外生活吗?

总台记者 毛俊:这里是保护区进行朱鹮野化放归的训练基地,20只来自浙江的朱鹮当时就是在这里接受训练的。

为了掌握朱鹮的行踪,工作人员放归前会在朱鹮身上佩戴连接北斗卫星的跟踪器,每一个小装置只有22克,不会对朱鹮的飞行造成影响,这个装置每天会回传朱鹮飞行的轨迹、速度等信息。结合这些数据工作人员发现,放归的朱鹮基本上在训练基地周边1-5公里范围内活动,并没有飞远。为什么朱鹮没有飞太远呢?工作人员判断,一方面是朱鹮已经对保护区的环境相对熟悉,这里也适宜各种鸟儿越冬。另外,人工繁育的朱鹮本身也没有长距离飞行迁徙的习性和经历。

在保护区朱鹮的天敌主要是狗獾等兽类,但这些兽类一般生活在芦苇荡里,不会上树,所以朱鹮的安全不用担心。

当然,任何一种人工繁育的动物野化放归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批20只朱鹮放归后,就有几只实在是“思念旧居”不与其它朱鹮合群,后续会根据情况进一步展开野化训练补补课,再择机放归。

阅读 1110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