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生多主流化 > 综合动态 > 正文

进一步弘扬重点国有林区森工精神文化

媒体: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柯水发 梁晨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24/2/28 9:50:1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精神是文化的重要构成。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精神是一种思想信念,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处世情怀,是一种文化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等森林资源的需求,国家陆续对国有林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在东北、西南、西北建立各类国有林业局,以及专门从事木材采伐加工的森工企业,以这些森工企业为主体形成了国有林区。

林区创业初期,林区条件异常艰苦,林区先生产、后生活,边生产、边建设。他们冒着严寒爬冰卧雪,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当时的木材生产方式主要靠人力伐木集材,而且冬季的林区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左右,“天做被来地当炕,身披大雪当衣裳”是老一辈森工人工作的真实写照。独木难支,众木丛生,亿方木材,万人汗水,以“林业英雄”马永顺为代表的林区伐木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一条条“木龙”运往祖国各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重点国有林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着全国的建设,为新中国的原始积累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累计生产木材近10亿立方米。

然而,长期“重采轻予”的历史累积导致了重点国有林区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深陷困境。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成为林区脱困的突破口。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到来对于国有林区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天保工程加大了对森工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从根本上缓解森工“两危”带来了希望和机遇。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正式启动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工作。2015年4月1日起,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进入了全面保护森林资源的新阶段,由向森林要木材转为向森林要生态。森工人从“一木独大”的木材生产之路开始了艰辛的绿色转型发展探索,从“砍树人”变为“种树人”和“护树人”,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生物制药等非木质接续产业。经过不懈努力,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发展多业并举,重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70年多来,森工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背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不变的是听党话、跟党走,不变的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热忱奉献,不变的是一代接着一代干的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的森工人,他们艰苦创业,治危兴林,担当创新,初心如磐,是绿水青山的忠诚守护者,是森工精神的薪火传承者。

1979年,内蒙古牙克石林业管理局,护林员骑马在林区巡逻,保护森林 (资料图)

70多年来,森工人在这片绿色大地奉献了几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坚定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祖国的需要就是命令,人民的需要就是号召:要木材,积极生产,争当伐木能手,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木材;保生态,倾心呵护,争当植树英雄。经历七十多载的锤炼,国有林区为我国的木材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森工精神从曾经的赤子丹心开拓荒原蜕变成如今的植绿护林卫士,不负青山,红绿相映,生生不息,它仍在激励着新时代的林草工作者砥砺前行。

70多年来,林区转型之路展现出林区人民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奋发的精神风貌,锤炼出了“顾全大局、服从需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力更生、负重前行”的森工人的特殊品质。在新发展阶段更应铭记、挖掘和弘扬森工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借助多元媒介将森工文化的精神操守和道德规范根植人心,激发林区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于林区振兴。

70多年来,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人爬冰卧雪开拓荒凉林区,扎根林海守护绿水青山的奋斗历程,体现了林区工人筚路蓝缕、坚韧不拔、饮风餐雪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前仆后继、斧锯不辍的拼搏精神,见贤思齐、追求进步、争做模范的争先精神,无私无畏、沥血融霜、爱国怀民的奉献精神,紧随时代、探索创新、赋能森工的改革精神。

森工精神是林区的精神文化和精神财富,在东北林区发展的各阶段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森工精神在林区依旧保持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和激励作用,因此,有必要继续弘扬森工精神,挖掘其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东北林区全面走向“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振兴之路。

为了更好地挖掘、弘扬和建设森工精神文化,建议进一步开展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应该系统加强森工精神文化挖掘、整理与研究,系统建构林区森工精神谱系,持续丰富和发展森工精神内涵,系统梳理林区典型模范人物故事和森工精神事迹,保护森工精神文化遗产,加强森工精神和森工文化研究。学界应重视森工精神的学术研究,不断提升森工精神文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鼓励和支持有关森工精神的专著、教材或研究论文成果的出版或发表。加强精神文化类期刊和专栏建设,促进森工精神文化研究的大繁荣。

二是加强森工精神文化传播,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文艺群体等的宣传作用,尤其要利用好数字媒体的发展红利,为培育和弘扬森工精神提供阵地,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与文化氛围。同时积极宣传有关森工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和书籍,提升其激励价值,让森工精神在林区内外广泛传播,提升广大民众对森工精神的认知度、认同感和践行度,让广大公众一同参与到保护生态和弘扬生态文化的实践中。

三是开发森工精神文化产业,供给更多森林生态文化产品,建设森工精神文化馆、森工历史文化馆,森工历史遗产纪念馆,讲好森工故事,形成有内涵有价值、上得台面入得人心的生态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传播好森工文化,挖掘、保护、弘扬和发展好森工精神文化,将森工精神作为文化元素和生产要素融入林区治理进程、融入企业生产运营、融入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四是建设一批森工精神实践教育基地,森工精神是林区珍贵的文化财富,将森工精神文化教育与自然教育和素质教育及实践教育相融合,构建起红绿相映的具有中国国有林区特色的综合实践教育体系。将林区森工精神主题教育推广至林区内外的相关学校,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和培养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精神观、文化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东北林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木材安全、粮食安全和国防安全等多重使命,传承森工精神能够为林区振兴、林区共同富裕和林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70年沧桑巨变,从木材生产供给转化为森林生态产品综合供给,曾经的荒原满坡已变成浩瀚的林海山川。森工精神在绿色的林海中像一座红色的灯塔,一群群平凡而伟大的森工人用心铸造倾心守护。森工精神以绿色为底、红色为灵魂,红绿相映,代代相传,它将持续照亮重点国有林区未来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柯水发 梁晨)

阅读 458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