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新闻 > 总部动态 > 正文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二讲:信-3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峡
专业号:日月峡 2018/5/12 13:49:58

 课程:《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二讲:信-3

——2013年春节森林瑜伽养生讲习班传统文化课程

主讲:刘尚林

内容

1.正确对待赞誉、批评

2.如何改过从善

QQ截图20180512063429

《弟子规》详解--12—信-3 mp3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弟子规》详解--12—信-3 wma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第十二讲:信-3

接下来,《弟子规》通过对待别人讲话的态度来明理: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注释】

闻,指听到;过,错误;怒,生气;誉,赞誉;损友,对自己有害的朋友;益友,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却,离却;恐,不安;欣,高兴的意思;直,正直;谅,诚实、守信;士,对人的美称;渐,慢慢;相亲,彼此亲近。

【译文】

这段话是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称赞自己就高兴,那么有损德行的朋友就会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就会逐渐地疏远你。

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欢喜接受,经常这样做,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会逐渐来亲近你。

【相关引申】

在这里我们要搞清楚:何谓益友,何谓损友?《论语·季氏》对益友是有定义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所以《弟子规》讲的益友、损友是有权威出处的。“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这个朋友很正直;“友谅”,这个朋友很宽容;“友多闻”,这个朋友博学多才、知识面很广。这三种是好朋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指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都是损友。

朋友也是五伦之一。“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还有“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

“五伦”与“八德”,是古圣先贤的教诲,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伦”大道通过遵循“八德”规范来体现与落实,“八德”规范则依据“五伦”大道的本质要求所展开。

五伦关系是任何一个社会、国家、民族、时代,都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因此中国古人说,“人无伦外之人”,即不存在生活在伦理关系之外的人。

朋友,在我们人生的历程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有的时候我们受到委屈,有挫折,往往第一个想要倾吐的,不是父母,也不是长辈,往往就是比较亲近的朋友。

相处共事比较好的朋友,我们往往会跟他切磋探讨。所以好的朋友,讲信义,讲信用,他会真正地帮助你,规劝你。你在危难的时候,他也会适时地站出来替你讲话,或者让你有所依靠。

汉高祖刘邦就个人能力而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是太强,但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而不像霸王项羽那样刚愎自用、唯我独尊。刘邦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战胜项羽并取得天下,这是很重要的因素。

刘邦率军攻入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进入秦宫后,刘邦看见金壁辉煌的宫殿和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想全部据为己有。大将樊哙劝刘邦最好不要这样做,刘邦当时很不高兴。

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之所以不得人心,失去天下,原因就在于他穷奢无度。现在您刚入秦宫就想像秦王那样去享乐,岂不坏了大事?樊哙的话可是忠言啊!”

刘邦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采纳了樊哙的意见。

这是刘邦纳谏赢得民心的故事。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曰:“昔者天子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诤臣就是敢于向上司提出批评意见的人。一个上司如果有了敢于提批评意见的下属,就能避免犯严重的错误,这说明了诤臣的重要性。刘邦就是因为有一批敢于提批评意见的诤臣,使他避免了犯错,争取了民心,最终赢得了天下。

《道德经》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接受批评是需要勇气的,要能够听得进不太中听的批评意见。勇于接受批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综观我国历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他们能够从善如流,所以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能够得到智者的批评也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批评一个人需要很大勇气,冒很大风险。谁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一般而言,人们都喜欢听好话,而不愿意听批评意见,有些人还会错误地对待批评,甚至把提批评意见的人当成仇人。还需指出的是,智者只对值得批评的人提出批评意见,而对不值得批评的人根本就不会去说他,懒得冒被人仇视的风险。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和他的弟子耕柱之间的一则故事,就很值得一读。

耕柱子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子,耕柱子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墨子的许多门生之中,耕柱子被公认为最优秀的,但他却偏偏常遭到墨子的批评,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耕柱子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之见,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子回答说:“那我当然用良马了。”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子回答说:“因为良马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批评,所以批评你。”

听了墨子这番话,耕柱子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再也不以遭受批评为耻,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终于成为墨子的继承人。

所以,这里面也讲到一个标准,好朋友我们要接纳他们的规劝;不好的朋友,我们记得要远离他。

不好的朋友就是损友。

损友就是献媚逢迎的人,老讨好你,每天都说你好,嘴上捧你,好像你就是一个完人一样。损友就是两面三刀的人,当面说你好,什么都好,好到天上去,背后却说你如何如何不行。损友就是就是花言巧语的人,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

这三类都不是好朋友。

给大家讲个寓言故事——好谀亡国。

古代有一个虢国,周文王的弟弟受封,做了首任虢国的国君。这个虢国的国君有个特殊的嗜好,整天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损友,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两面三刀、花言巧语的小人,最后致使虢国灭亡了。

虢国的国君跟着他身边的一个车夫逃了出去。逃至郊外,国君又渴又饿。车夫取来食品袋,让国君吃喝。

国君吃完之后问车夫:“你在哪里弄来这些东西?”车夫回答:“这是我事先准备好的。”

这个国君感到奇怪:“你怎么事先准备的?”这个车夫一看就不是损友,他很朴实地回答:“我是特意替您准备的,以备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

国君说:“难道你早就知道我会有逃亡这一天啊?”车夫说:“是的,我早就估计到你有这一天。”

那国君当时就要疯了:“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车夫说了:“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有别人提意见,哪怕再有道理您都听不进去,何况我这样身份的人,也靠不到您身边啊。如果我真的冲进去了,恐怕你早就把我处死了。要是这样的话,您到今天连一个给您赶马车的人,给您准备水和食物的人都没有,所以我无法告诉您啊!”

周围都是损友,亡国丧家几乎是注定的。

这个寓言最耐人寻味的是最后的对话。

国君听到这里,气愤至极,脸都涨起来了,对着车夫大声吼叫。

车夫一看,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他连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两人都不讲话了,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

车夫这次只好改口了:“是因为大王您太仁慈贤明了。”

国君很感兴趣地接着问:“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

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您逃亡在外的。”

这国君一听,心里舒服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说:“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十分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

这时,车夫总算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的国君,他觉得跟随这个人太不值得。于是车夫慢慢从国君头下抽出自己的腿,换一个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这位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

最后,这位亡国之君死在了荒郊野外,被野兽吃掉了。

如果一个人只爱听奉承话,听不进批评意见,又一味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将是十分可悲的。这就是这个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

能不能结交到益友,就在于我们的心量。所以完善健全自身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在选择朋友时要特别的小心,为人父母的也要告诫孩子注意交友。像有的父母,他不了解自己子女在外面交友的情形,等到接到警察通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干了些坏事。

所以有一些贤明的家长,他会去了解孩子的朋友是哪些人,往往也会邀请他们到家里来观察。也可以借这个时候告诉子女,哪一些人是好朋友,哪一些是不可以结交和应该要疏远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善于接纳大臣魏征的直谏。魏征给他的劝谏也是很不客气的,但是唐太宗都能接受,因此他成为历史上一代名君。唐朝之所以成为盛世,正因为皇帝有大度的德行。

做一个领导人要真正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要有一个很好的修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思、劝谏。对自己的不足绝对不隐瞒,欢喜改过,他一定是事业有成。

“拒绝奉承”是一种美德。宋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大臣,以刚直不阿著称。

有一天,一个人转交给宋璟一篇文章,并对他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一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文章来,开始时他一边读一边赞叹:“不错,真是不错!应该重用。”可是读着读着,宋璟的眉头皱了起来。原来这个人为巴结宋璟,在文章中对他大加吹捧,这让宋璟很生气。

后来,宋璟对送文章的人说:“这个人的文章不错,但品行不端,想靠巴结来升官,重用他对国家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因此没有推荐这个人做官。

识人难,识己更难。在赞扬和赞叹面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对自己客观的认知,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情。

历史上的苏东坡,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有相当的名气了,但早期也犯过“闻过怒,闻誉喜”的毛病。

和他一起学佛的一位佛印禅师,比他的修行好,但是苏东坡的文采更好。

有一次,苏东坡作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首诗,表面上是形容佛像的庄严。“稽首天中天”就是向佛顶礼,“中天”指的是佛。“毫光照大千”,就是佛的毫光照大千,佛的毫光照遍大千世界。“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是说八方风都吹不动他,端坐在紫金莲上。

这八风指的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总共讲了四对:利衰一对,毁誉一对,称讥一对,苦乐一对。

也就是说人在顺境、逆境里都不动心,形容八风都吹不动。

诗写好之后,苏东坡派书僮将诗带给佛印禅师。禅师看了之后一句话也没说,在诗稿上批了两个字“放屁”,然后叫书僮带给苏东坡。

本来苏东坡满心欢喜,希望佛印禅师对他的诗有个印证,看看自己的功夫是不是到家了。他有点吹捧自己,以为自己也已经达到了八风吹不动的境界。

结果苏东坡接到佛印禅师的回信是“放屁”两个字,一肚子火腾地就起来了,立即过江找佛印理论。

没想到,下船的时候,佛印禅师早已在岸边等候了。看到苏东坡气急败坏、面红耳赤的样子,禅师哈哈大笑,说了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一听很惭愧,知道自己的功夫确实差远了。人家的一点毁谤讥笑就动心了,怎么能说八风吹不动呢?原来佛印禅师是在考他的功夫。苏东坡这个人也了不起,他闻过则改,回去好好反省。

下面我们趁苏东坡在反省期间,我们来具体看看八风的解释:

什么叫八风呢!

禅学认为,有八种东西能引起世人强烈的情感反映,它们分别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符合自己的意愿叫“利”,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叫“衰”;

暗中的毁谤叫“毁”,暗中的称赞叫“誉”;

当面的称赞叫“称”,当面的讥讽叫“讥”;

身心的烦劳叫“苦”,身心的快乐叫“乐”。

由于这八种东西能煽动人心,所以叫做“八风”。

有一则禅语叫“八风吹不动天边月”,意思是一个有修养功夫的人,他的心性如天边的明月,任凭“八风”吹拂,犹自岿然不动。所以说,“八风吹不动”是一种很高的修行境界,但要想真正做到却非常的不容易。

这八风啊,实际上是世间的八种环境,就像风一样,一天到晚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吹来吹去,侵袭我们的心灵。

这个称,就是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赞美你,让你欢喜。

讥,就是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随便议论你的长短,让你生气烦恼。

毁,是指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说得一文不值,使你遭受打击阻难。

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称你是圣贤,给你捧场,让你得意。

利,指的是金钱物质,各项利益,长工资,生意收益大,收礼品,让你受利。

衰,就是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之事忽然垮台,已有之资忽然失去,使你贫困衰微。

苦,是指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恶的境界折磨身心,使你遭受艰难逼迫。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质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以上所说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就好像是八种境界之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当我们遇到顺境的时候,就欢喜快乐;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苦恼烦愁,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

人若是为“称誉”陶醉心,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所迷,人的尊严就会被利乐葬送;人若是为“衰苦”所折,人就会为衰苦打倒。

若能如如不动,不为这八种境界所震撼,那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所以说,这八种境风有很大的威力,无论是那一种风,都能够让人们不知不觉地随风所吹,自然而然地被风所动。这真是心随境转,智被境牵。

苏东坡赞佛偈的确做得很好,句句有理,就是在实际问题上,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佛印禅师一个屁风就把他吹过江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很明显理论不联系实际。这个有趣的故事包含有非常深刻的道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苏东坡反省得怎么样了。

过了一些日子,苏东坡又来找禅师。这一次表现得很谦虚的样子,说:“前些日子弟子有一些洋洋自得,回去虚心检讨了,通过一段日子的修行,现在可能真的可以做到八风吹不动了。”

佛印禅师听他这么一说,就已经明白了:“这个人还是傲气没放下,还说自己八风吹不动!”

于是禅师就给他的小徒弟递了个眼色。这小徒弟很聪明,马上满脸赔笑来到苏东坡面前,给他倒茶说,“东坡大居士,我们师父经常在我们面前夸奖您,说您不愧是大学士,佛理再深对您都不难,你能真的一闻千悟。今天又看到您这么气虚意下,谦光动人,果然是不同凡响,让我们大开眼界了”。

苏东坡听了这几句赞美,马上又洋洋自得起来,喜形于色说:“是啊,是啊。”

这时候,禅师在旁边把脸一沉说:“东坡居士,我们这个小沙弥、小徒弟给你几句赞美的话,就把你捧到天上去了,证明你还不能够‘八风吹不动’”。

这时候苏东坡知道自己又失态了。

所以,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对待顺境、逆境,好、坏都不动心,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心住在道上,对顺境、逆境,不分别,不执著,才能做到;只有把名利的念头放下,才能在顺境、逆境面前不动心。

“信”这一章讲到这儿,还有最后两项,是关于改过从善的内容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注释】

无心,不是故意的;非,过失;名,;有心,故意的;恶,罪恶;过,过错;归,返回;无,没有;倘,如果;掩饰,隐藏;增,增加;辜,罪过。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如果是无意中做错了事儿,称之为错,这叫“无心非”;如果是明知故犯,有意做错,那就是罪恶;“有心非,名为恶”,知错能改,过错就慢慢地消失了。如果为了面子,掩饰错误,那就会错上加错。

【相关引申】

《莱根谭》有一句话:“弥天罪过”,都当不得一个“悔”字。人造再大的过失,天大的过失,只要能够悔过,能够忏悔,他就有救。只要这口气没断,能够痛改前非,这是个善人,再大的过失也能够得到人们的谅解,归于无了。

有和无,在哪儿呢,在人们的心里呢。是错,是恶,人不谅解你,不原谅你,记在人的心里,反向的感应也是非常不好的。

如果你知错就改了,并且以实际行动去弥补过失,那么别人谅解你了,把对你不好的念头放掉了,做错事的影响就消失了。

因为当善心生起的时候,过去的过、恶,都烟消云散了。如果我们不肯改,哪怕是小小的过失,还不能称为善人。如果还要为自己掩饰,就是自暴自弃,不肯做君子,不肯做圣人,不愿意恢复自己本性的本善,就是自甘堕落。

明朝袁了凡先生,是一位进士。他写的一本书,叫《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一篇家训,传给他的后代。这是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

作者袁了凡原名袁黄,此书作于他69岁时,全文分4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展中华传统美德。

本书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章,论证了“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平实而无虚华,深奥而不迷信,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了凡先生在家训里提醒我们:“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是非,即一日安于自是。”天天改过,首先要知过。如何知过呢?通过读圣贤书,读了圣贤书以后对照自己的心行,才能了解自己确实有过。假如没有发现过失,无过可改,那是“安于自是”,这就是自以为是,自甘堕落。

我们学习《弟子规》,就要用《弟子规》来天天检点自己,悔过自新,不能浪费自己的生命,纵容自己的过失,否则到临终的时候,留下的就是悔恨。

了凡先生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了凡先生说得很中肯。这个世间确实很多人,很聪明,很伶俐,知识也不错,为什么他这一生没有建树,没有成就呢?就是因为他“德不加修,业不加广”,不肯努力改过自新,进德修业,马马虎虎,平平常常度过了这一生,最后因循苟且,耽搁了这一辈子。本来是可以成就圣贤君子,但他没有成就;本来可以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成功的事业,但他没有得到。这都是因为因循二字耽搁了这一生。因循就是认命了,放弃了。

我们有幸遇到传统文化,虽然年纪也不小了,但是能遇到这就是大幸,要赶紧亡羊补牢,努力悔过自新,还不算晚。人如果有过不改,甚至好面子,常常掩饰自己的过失,这种人他其实是最容易被人看不起的。

纵容自己的过失,到临终的时候留下的就是悔恨。

下面有一个小故事:清末民初的时候,袁世凯篡位,当了83天皇帝。对于袁世凯篡位这件事当时是举国上下都痛骂他。当时只有一个人不骂他。谁呢?当时的文坛泰斗章太炎不骂他。别人问他,你怎么不骂他呢?章太炎说,他不值得我骂。这个话被传到袁世凯那里,就把章太炎给关了1个月,罪名就是他不骂袁世凯。

做人竟然做到不值得骂了,真的是大耻辱。因此有过千万不能掩饰,越掩饰,自己的过失反而更多,留下的耻辱也就越多。

古圣先贤,不仅是有过勇于承认,甚至别人的过失,他都感到惭愧,把它归于自己。商朝的圣王商汤曾经讲过:“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是指天下的老百姓。如果百姓有过失、有罪,罪在谁身上呢?罪在朕的身上。朕,就是汤王自称。为什么呢?老百姓有过失,是因为我当天子的没有好好教他们,导致他们不辨是非善恶,才有这样的过恶。谁的过失呢?自己有过失,归过于己。

真正好的领导人有这样的品德,下属犯了过失,他绝对不会去苛刻地责备,反而会说,这个事情没做好,我有责任。是不是真有责任呢?是真有责任,最起码是用人不当,不知道他的能力做这件事情可能会做不好;或者是我没有教好,我不能够把他教得很有能力;或者我的德行不能够感化他,让他能够负责任。身为领导要承担这个过失,这样好的领导,必然也能得到下级的爱戴、拥护。

国学大师李炳南教授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的学生犯了过失很惭愧,拿着教鞭来到老师面前,跪在老师跟前,请老师来惩罚他。

李炳南老师看到学生这样子,知道学生是来忏悔的,就拿起了教鞭,往自己身上打,然后对学生说:“这个事儿是我没教好你,是我的过错,我得先惩罚自己。”此情此景令在场的学生都流下了眼泪,这是真正做老师的圣德,这样的尊师当学生的哪能不尊敬?哪里还敢辜负老师的教诲。

这里讲的是“倘掩饰,增一辜”,有了过失不仅不掩饰,还要尽量地把这个过失说出来,不要怕别人看到自己有过失,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进步。如果是别人讲我的过失,讲错了怎么办?错了也没关系,也要乐于接受,因为别人讲我,我承受别人的批评,或者是把过归于己,表面上看是吃亏了,但实际上吃亏是福。别人的批评甚至是讥嫌、毁谤,都是帮助我们快速进德修业的方法,如果我们遇到事情都能这样去想,心里就平和了。

我们学《弟子规》,关键的一条,就是学了之后要逐条地对照检查自己,因为学习《弟子规》不能挂在口头上,停留在文字的学习上,要认真和自己挂钩,要改过。

“过能改,归于无”。你改过了就可以轻装上阵,大踏步地前进。“倘掩饰,增一辜”,经常犯毛病,容易使我们被大多数人所不齿,到了没有人想说你的时候了,就像袁世凯,那是人生真正的悲哀。

【小结】

“信”这一章,教育孩子从诚实守信开始,学习安身立命之道,也是非常细致:规定了弟子为人处世首要的品质——诚实守信,说话的规范和技巧,语言表述的良好习惯,诚信的道德修养,学习的态度,以及如何听人讲话,改过从善,完善自身人格。

前面我们说过,“信”是一个会意字,人言为信。但信不仅仅是言语,因为言为心声,言语是心的声音。所以有的人之所以言语会谨慎,是因为内心明白,内心觉悟。为什么说话会伤害人?为什么说话会颠三倒四?因为内心迷惑颠倒、智慧不开。古人说:“既明白事理又充满智慧,可以保全他的自身。”所以这个信的根本是德。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离开“信”这个字,善也是假的,善亦不善。孔子云,“人无信不立”,故曰“信为先”。

所以说,《弟子规》是立信之法,养信之道。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信”的道理,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弟子规》。

作者:刘尚林

制作:王克力、刘剑南

编校:王丽华

相关链接:

《弟子规》详解(Ⅲ)第一讲:绪论

《弟子规》详解(Ⅲ)第二讲:总绪

《弟子规》详解(Ⅲ)第三讲:入则孝-1

《弟子规》详解(Ⅲ)第四讲:入则孝-2

《弟子规》详解(Ⅲ)第五讲:入则孝-3

《弟子规》详解(Ⅲ)第六讲:出则弟-1

《弟子规》详解(Ⅲ)第七讲:出则弟-2

《弟子规》详解(Ⅲ)第八讲:谨-1

《弟子规》详解(Ⅲ)第九讲:谨-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讲:信-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一讲:信-2

  

阅读 1628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