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新闻 > 总部动态 > 正文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三讲:泛爱众-1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峡
专业号:日月峡 2018/5/16 16:31:47

 课程:《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三讲:泛爱众-1

——2013年春节森林瑜伽养生讲习班传统文化课程

主讲:刘尚林

内容

平等博爱无私

待人处事规范

http://pic1.arkoo.com/riyuexia1/picture/o_1cdk0j3kn155g2jpok1r9da268.jpg

《弟子规》详解--13—泛爱众-1mp3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弟子规》详解--13—泛爱众-1wma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第十三讲:泛爱众-1

“泛爱众”:泛,指广泛;繁体那个爱字中间一个心,外面一个受,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众:不只是人,也指一切的人、事、物。

“泛”还有溢出之意,所以“泛爱”就是把对家人的爱溢向社会,溢向他人,关爱社会和社会上所有的人、事、物。

“爱”是道德的种子,“爱”是幸福的源泉,“爱”是和谐的纽带,“爱”是文明的基石。《弟子规》播撒了“爱”的种子,必将在每个“弟子”心中发芽、开花、结果。

“泛爱”也是博爱,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这是指交友,爱人者人恒爱之。

《弟子规》第五部分,用15项的篇幅对孔子的“泛爱众”做了通俗的解释。我们先学习第一项: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注释】

覆,遮盖;载,承受。

【译文】

这段话讲的是:不论是什么人,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就好像天无私地覆盖着一切,大地承载培育万物一般。

【相关引申】

这个开篇是非常感人的。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个分子,共享一片蓝天,共居一块大地,相互之间要有关爱之心,不论什么肤色,不论什么信仰,不论聪明、愚笨、高贵、贫贱,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地球家园,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只有关爱,人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人和则须落实《弟子规》泛爱众的教诲。但是在宇宙中,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万事万物同在,休戚相关。所以,“泛爱众”的爱应从家人到社会,从人类自身到世间万物,包括所有自然生命体。天人合一,与自然相契合人类才会获得幸福安康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凡是人”这三个字引申开来,我们看一下中华民族几千年史。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但是对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天地间的万物,也是强调要有爱心的,所以中国文化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不大强调征服自然,虽然有人定胜天的口号,但传统的主流还是强调天人合一。

下面讲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一个爱护动物的典故,一个人由对动物的爱怜到被认同,得到重用。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秦西巴纵麑。

春秋时鲁国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带回去烹了它。母鹿就跟着秦西巴的后面叫唤。秦西巴不忍心,放开小鹿还给了母鹿。

孟孙氏回来后,问鹿在哪儿。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哀啼,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了它,把它还给了母鹿。”

孟孙氏很生气,当时就把秦西巴赶走了。

过了一年,又把他召回来,让他担任儿子的老师。

左右的人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让他担任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

孟孙氏是通过秦西巴对一个动物的爱看到他对万物的爱,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跟他学,将来能够爱人民,能够爱万物。因此他把自己的儿子交给这位当年得罪过自己的人来教育。

秦西巴纵麑得仁,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给我们的启示是:尊重、关心动物福利,是人类的天责,也是仁爱的表现。由此可引申到尊重、关心、帮助人类社会的弱势群体,是人们共同的义务和仁爱的表现。仁爱和宽容的品质,是高尚的人格,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力量。仁爱和宽容的品质为做人的立身之本。一位真正仁爱和宽容的人,为了正确行为的实现,应该不计个人得失,不惜得罪权贵。当然,因此关系到要改变领导的意图,在非情势紧急无法请示的时候,还是应该先请示而后行事。因为,当年秦西巴是没有手机等便利的通信手段,来不及也不方便请示,而且在今天也要相信领导对正确的意见,也该会有智慧明断和采纳。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 “泛爱众”的第一项,也是这一章的中心。下面,《弟子规》分别从十四个方面,教诲弟子如何“泛爱众”。

下面的十四项内容,更注重人自我品德的修养,因为只有自身觉悟、思想境界高,才能够正确对待其他的人、事、物。一个人只有培养自身无私的襟怀,涵养浩然之气,才会像天无私地覆盖着一切,大地承载着培育万物一般的“爱众”。我们先学习两项: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注释】

行,指的是德行;名,名声;重,指敬重;貌高,指的外表比较好;才大者,指才华很好的人;望,名气;服,佩服;言大,说大话。

译文

这段话说的是: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也会高,因为人们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相貌;

有才能的人,声望自然就大,因为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而不是他说的有多好。

【相关引申】

“人所重,非貌高”,看中的并不是你长得多么好看。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相关的典故。

春秋时期“晏子使楚”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中学的课本里也有。讲的什么故事呢?

齐王要派一个人出使到楚国,挑来挑去,最后派了一个长得非常矮、长相普通的晏婴去了。

楚王一看,齐王怎么派这么一个人来啊,就准备羞辱他。楚王派人在城墙下挖了一个非常小的门,规定晏婴只能从这个地方进来。晏婴一看,不卑不亢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是从此门进去吧。”啊,很有智慧!迎接宾客的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遣你作为使者。”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人口众多,张开衣袖连在一起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肩挨着肩,脚跟着脚,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那些贤明的人就派遣他出使贤明君主的国家,不贤、没有德才的人就派遣他出使无能君主的国家,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

楚王一听,当时对晏婴肃然起敬。

过去我们讲,人不可貌相,那么既然人不可貌相,那么要凭什么去观察人、判断人、认定人呢?最关键的是他的内在。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是多得很。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个“鲁哀公问于仲尼”的故事。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卫国有个面貌十分丑陋的人,名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常常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便向父母提出请求说,‘与其做别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骀它先生的妾’ ,这样的人已经十多个了,而且还在增多。从不曾听说哀骀它倡导什么,只是常常附和别人罢了。他没有居于统治者的地位而拯救他人于临近败亡的境地,他没有聚敛大量的钱财而使他人吃饱肚子,他面貌丑陋使天下人吃惊,又总是附和他人而从没倡导什么,他的才智也超不出他所生活的环境,不过接触过他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乐于亲近他。

这样的人一定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把他召来看了看,果真相貌丑陋足以惊骇天下人。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我便对他的为人有了了解;不到一年时间,我就十分信任他,国家没有主持政务的官员,我就把国事委托给他。他神情淡漠地回答,漫不经心又好像是在加以推辞,我深感羞愧,终于把国事交给了他。没过多久,他就离开我走掉了,我内心忧虑像丢失了什么,好像整个国家没有谁可以跟我一道共享快乐似的。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我也曾出使到楚国,正巧看见一群小猪在吮吸刚死去的母猪的乳汁,不一会又惊惶地丢弃母猪逃跑了,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同类已经死去,母猪不能像先前活着的时候那样哺育它们。小猪爱它们的母亲,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支配着那个形体的精神。

按照古人的说法,死后魂魄就没有了。战死沙场的人埋葬他的时候一般无需在棺材上面再加什么装饰,战死的人不在乎这个,就像砍掉了脚的人也没有理由去珍惜原来的鞋子,因为他们都失去了根本。

所以孔子强调的是人要重根本。什么是根本,内在的才是根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内在的美才可靠长久,值得追求和尊崇。虽然外在的容貌、身材、风采和权位、财产等也很吸引人,可内在的品德、学识、才能和真诚、自信等给人的感受则更有魅力。

我们讲了两个典故,主人公一是晏婴,长得又矮又小又不好看,第二个是哀大夫,长得奇丑无比,人们都愿意和他交往。

像那个哀大夫那样,男人跟他在一起,待一段时间都舍不得离开他,女人宁做他的妾不愿意去明媒正娶做人的妻子,这个人的人格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了。

俗话说: “人不可以貌相。”但是现实生活中,以貌取人的现象常见,夫子也有过这样教训。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一个名叫子羽。

子羽长得其貌不扬,他第一次来拜见孔子的时候,孔子对他的印象不太好。孔子看他长相愚钝,言行笨拙,心想这个学生大概没有什么出息。

当时孔子有另外一个学生,名叫宰予。宰予长得相貌堂堂,彬彬有礼,又能言善道。孔子第一次和宰予交谈的时候,就很欣赏这个学生,认为宰予以后一定能够有作为,是个难得的人才。

然而,结果却和孔子料想的不一样。宰予十分懒惰,也不好学,孔子虽然努力地教导,他的成绩依旧毫无进步。孔子三番两次地劝导,宰予也无动于衷。孔子气得把他比喻做腐朽无用处的木头,所谓“朽木不可雕也”!

子羽从师学习后,对求学问很有兴趣,并且喜欢思考。他奋发努力, 孜孜不倦,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他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已经有三百人了,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当初对这两位弟子的仪表、言谈,下了与实际才能不相符合的判断,因而感叹道:“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 失之宰予。 ”

意思就是说:如果以容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就会像对子羽一样,产生误判;如果以谈吐来衡量一个人的才华, 就会像对宰予一样,产生误判,因为这件事,所以才衍生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话。

像我们前面讲的哀骀它,孔子认为他是一位才智完备的人。我们回到前面典故中鲁哀公与孔子的对话:

孔子说:“如今哀骀它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没有功绩也能赢得亲近,让人乐意授给他国事,还唯恐他不接受,这一定是才智完备而德不外露的人。”

鲁哀公问:“什么叫做才智完备呢?”

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能与不肖、诋毁与称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日夜更替于我们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却不能窥见它们的起始,因此它们都不足以搅乱本性的协和,也不足以侵扰人们的心灵。要使心灵平和安适,通畅而不失愉悦,要使心境日夜不间断地跟随万物融会在春天般的生气里,这样便会接触外物而萌生顺应四时的感情,这就叫做才智完备。”

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做德不外露呢?”

孔子说:“均平是水留止时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内心里充满蕴含而外表毫无所动。所谓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顺和的最高修养。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离开他了。”

一个人的名望要与他的才华相称,才华大,名望自然就大。而一个人是否有才华,或者说才智完备,实在不是由自己说的。人们佩服那些有才华的人,而非佩服他的大话。当然,当一个人真有才华时,自然也会有让人信服的言语。

一个人要想让别人看得起,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服,不是靠相貌和说大话,而是靠德行和才干。《弟子规》在上一章“信”中,为什么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呢?因为只有“德,学,才,艺”才是受人尊重的,让人看得起的法宝。

“人所服,非言大”:要想叫别人信服你,靠的不是说大话、吹牛,否则别人不仅不会信服,你还可能惹祸上身。而“才大者,望自大”,当你真正有才华,你的名望自然会大起来。

在这里,我们结合一个人的故事来理解这句话。我们讲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杜甫的爷爷,他的爷爷叫杜审言。

杜审言这人非常有才华,他的才华一点不比他的孙子杜甫差。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人才大话也大,不够低调,可以说是历史上不低调的标兵。

他当时和另外3个人合称为“文章四友”,四个人都非常会写文章。唐朝的进士很难考,进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博士,而杜审言20多岁就考上了进士,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非常有才华,当时的皇帝武则天也非常欣赏他的才华。

在《新唐书·杜审言传》有这样的记载:“恃才高,以傲世见疾。”什么意思呢?他自恃才华超人,所以把谁都瞧不在眼里,还经常说大话,遭人嫉恨。

有一次,跟他齐名的文章四友的另一个才子苏味道写了一道判词。他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杜审言觉得自己才大,看了这个判词心里很不爽,看一眼之后就说“味道必死”,就是说他的朋友苏味道一定要死。

别人一听吓坏了,说:“不会啊,苏先生身体很好,他怎么会死呢?”杜审言讲:“彼见吾判,且羞死。”那是因为我没写,如果我写了这判词,让苏味道看到了,他会羞死的。这口气非常大,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后来,他生病了,很多人都去看他,临死前他还说了一句大话:“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就好像今天我们讲的,我在这个世界上混得不好,主要是我的运气不佳,我也不想说什么了。这还没完,最后还不甘心说了一句大话:“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他说,我如果继续活在这里把你们都给“压”死了,你们也没法出头。我太厉害了,现在我就死吧,对你们也是一个安慰。只不过我不甘心啊。为什么不甘心?没有人能够接我的班啊!他不低调就到这个程度,一直在说大话。

上面我们通过几个典故了解了“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的涵义,要紧的是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就像孔子解读哀骀它一样。

世间的各种变化相互交替,日夜不停,我们的能力是不可能左右的。你如果不能包容这一切,你就不能达到圆融无碍的境地;你如果包容了这一切,你就可以通达,你就可以无所不能。这样一来,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所有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你的心境,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你心里是很有数的。

一个容器,把水倒到与它的最上端平齐是最好的,这样的话,装水到了极限,又不至于外溢,是最理想的状态。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圆满,圆满的德性是不外显的,那可是百鸟来歌,百兽来舞的胜景。达到德性圆满的人,万物都愿意亲近他,君王也不例外。“才智完备、德性圆满”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

才智完备和德性圆满二者缺一不可,二者结合就是德才兼备,而且是德为先。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圆满的人生。这是《弟子规》对我们的教诲。我们继续看下面内容: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注释】

自私,只管自己的利益,不为别人着想;轻,随便、轻易;訾,毁谤、非议;轻訾,随意批评别人。

译文

这段话讲的意思是: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也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情;别人有才能,不要心生嫉妒,随便轻视毁谤。

【相关引申】

这一项是告诫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强调的是“勿自私”“勿轻訾”。

“自”,是指自己,“私”,指为了自己,自私也有偏私之意。

自私是指自己利益与对方冲突时,会不顾对方损失以满足自己的利益为主;此外,自私者在进行自私行为的同时,通常能觉察自己的行为可能损及别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但仍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因此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自私的反义词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奉公。

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贪婪,为达到个人目的,侵吞公款、诬陷他人、杀人越货、铤而走险。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

一个人若脱离了自私的樊笼,就会长养自他不二、人我一体之心,见到别人发挥才能有所成就时,自然“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而加以赞美肯定。如果一见他人有才能就故意批评诋毁,那么内心就会增长损人不利己的嫉妒心。

这里我们讲一个“祁黄羊去私”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晋悼公向自己的大夫祁黄羊请教,你看谁能去管理南阳啊?祁黄羊回答:“解狐。”晋悼公觉得很奇怪:“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他啊?”祁黄羊说:“国君,您问的是谁能够去管理这个地方,您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

这是什么样的胸怀的!

不久,晋悼公又去问祁黄羊:现在军队缺个头,我要找一个人来管理军队,你看谁来合适?祁黄羊说:“祁午啊。”晋悼公晕了:“祁午不是你儿子吗?”祁黄羊说:“对啊,您是问我谁能当军事长官,你也没问我谁是我的儿子啊。”他心胸是坦荡的。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推荐外面的人不排除自己的仇人,推荐自家的人不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前面那句“人有能,勿轻訾”,就是哪怕是你的仇人,他有某一方面的才能,你都不应该去贬低诋毁,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去对待。“己有能,勿自私”,虽然不是他自己,但也是他自己的儿子吧。自己儿子有军事的才能,也不自私,大大方方地推荐给国君,这种胸怀是非常难得的。

所以,祁黄羊唯贤是举,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和他出于公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推荐人才的做法,值得肯定。像这样公正无私、唯才是举的做法在今天仍应该大力提倡。

下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多么微不足道的能力,都有可能成为成败的关键。

公孙龙,战国末年赵国人,有名的哲学家。他是个辩才,他的论辩常展诡辩之风,而在诡辩之中更是突出了他的论辩之才,往往是雄辩风生,独具匠心。

2012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里收录了一篇《善呼者》,说的就是公孙龙的故事。

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对弟子说:“没有才能的人,我公孙龙不会和他交往的。”

有个穿粗布衣服用绳索当衣带的访客求见,并说:“我善于呼喊。”公孙龙回头环顾弟子问道:“我的门下原来有善于呼喊的人吗?”回答说:“没有。”公孙龙说:“给他弟子的身份吧!”

数天以后,公孙龙带着他这些弟子前往燕国游说燕王。

没多久,碰到一条非常宽的大河,河面很宽。公孙龙这边没有船,河对岸那边有一条船。公孙龙就让那个新来的善于呼喊的弟子呼叫对岸的那个船。一喊,声如洪钟,直达对岸。船上的艄公马上把船划过来。公孙龙一行上了船,没有耽误同燕王的会面。

我们知道春秋那个时候,这些人见国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也是寻找各种机会为国君服务,也就是寻找各种当官的机会。他如果找不到机会,那些弟子都要跟着他饿肚子的。不光是他呀,孔子和他的弟子不也经常这样吗?孔子落难得时候,身边的弟子也是跟着挨饿啊!

所以说:圣人处世,也不能拒绝有一技之长的人。

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才能,哪怕这种才能表面上看起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重,而对别人的才艺不屑一顾。

“人所能,勿轻訾”,还有这么一个典故,讲的是李斯的悲剧。

李斯出身贫寒,后来官至秦国的丞相,对秦国的统一大业是有功劳的,但最后却落得个不得好死的悲惨下场。

人们在分析李斯悲剧的时候,总结了两点:首先,嫉贤妒能,设计陷害自己的同学韩非子,把他毒死在狱中;其次,作为秦国丞相竟然相信一个宦官的计谋,违背秦始皇临终的遗愿,废长立幼,发动宫廷政变。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的也是他。

在东周战国时期,李斯和韩非是同门师兄弟。当时秦王看到韩非写的一篇文章叫“说难”,非常欣赏,恨不得早日相见,直到韩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的时候,才见到了韩非。

秦王和韩非谈过话后,非常欢喜他。李斯自知才能不及韩非,怕韩非得宠而影响自己的前途,于是故意诋毁韩非,陷他入狱,并假借王命,赐毒酒让他自杀。韩非想要陈述冤情,可惜没有机会表白,就这样冤死在狱中。

后来李斯又被赵高诬陷了,也同样没有机会伸冤。他这次死得很惨,是用刀把腰砍断了,斩腰而死。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什么呢?天道好还,种恶因岂能得善果呢?

这也告诉我们,当人家比我们能力、才华都高的时候,我们要对他尊重,知道他是名副其实的,我们不能够有嫉妒心。嫉妒心是对自己心理最大的伤害,嫉妒除了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甚至伤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能会导致国家甚至世界的动乱,特别是有一定的地位、身分的人,要非常地小心谨慎。

嫉妒心强的人往往总是在找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才华高、名望大,心里不服,于是千方百计地来刁难他,用各种难听的语言来侮辱他。这种行为反而会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自食其果。如果那个人真正有德、有才,不会因为我们的嫉妒让他的德行、才华降低,因此对他的伤害并不大,而对我们自己的伤害则非常严重。所以当看到别人有优秀的地方,我们应该懂得赞叹,懂得向他学习,为他高兴,这就是常说的随喜。

《朱子治家格言》里有这么一句话:“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什么意思呢?看见别人有好的地方我们不能去嫉妒。看到别人有灾祸我们不能在这欢喜,应该同情、怜悯他,而且要帮助他,这是养自己的厚德。当我们把私心放下的时候,嫉妒心就没有了,同情、怜悯、仁爱之心就自然地生起来了。见到人的好我们应该心生欢喜,见到人不好会生同情心,这是本性本善。

下面我们学习: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注释】

谄,指用言语巴结、讨好别人;富,富有;骄,骄傲自大;贫,贫穷;故,以前的、旧的。

【译文】

这段话意思讲:不要谄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无礼;不要厌弃过去的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

【相关引申】

“勿谄富,勿骄贫”指的是贫不谄富,富不骄贫,出自《论语·学而第一》里面的一句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有礼呀。”

这句话告诉人们,无论处于什么环境,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应该保有人的尊严和气节,坚守自己的平常心,不因为穷困而谄媚讨好别人,也不因为贫苦而自卑轻视自己;不因为富有而骄矜狂妄,不因为金钱而藐视他人。能做到这些的人,才是真正看透人情世情的有德有行的真君子。

当然,这里还有孔子为子贡所讲的“安贫乐道,有钱而谦逊好礼的”的道理。

“勿厌故,勿喜新”出自宋·陈亮《问答上》。厌故喜新是一句古代成语,和喜新厌旧是近义词。喜新厌旧多指感情不专一。

“勿厌故,勿喜新”,也有这么一个典故,说的是宋弘。

根据《后汉书·宋弘传》记载,宋弘是东汉时期的司空。(司空这个职位现在应该相当于国家主管后勤的大官,也是职位非常高的,非常有名)宋弘为什么有名?第一是他的才华很高,第二他的相貌堂堂。但是他还不知道自己被一女人给盯上了,并且这位女人居然是皇帝的姐姐。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汉代曾发生过王郎赶刘秀的故事。当时刘秀力量薄弱,被王郎一路追杀,由北向南日夜奔逃。

战斗中,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当逃到姚阳境内时,宋弘实在走不动了,而后面追兵又紧,怎么办呢?刘秀没办法,只好将宋弘托付在郑庄一户姓郑的人家养伤。

姓郑的这户人家很同情宋弘,而且非常善良,待宋弘亲如家人,端茶送水,好吃好喝,很是周到。特别是郑家女儿,长得虽不很漂亮,但为人正派,聪明大方,待宋弘像亲兄弟,煎汤熬药,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宋弘非常感动,日子一长,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宋弘伤好后,两人便结为夫妻。

后来宋弘跟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终于帮刘秀得了天下。

刘秀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只有一件事情使他放心不下:刘秀有个姐姐,早年丧夫,整日闷闷不乐。刘秀多次派人给她提亲,说了一个又一个,姐姐就是不满意。

公主丧偶再嫁,在汉朝时还没有像宋朝、明朝以后那些严格的约束。所以作为弟弟,光武帝很关心姐姐。于是就探湖阳公主的口气。

湖阳公主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对弟弟说:“宋公(指宋弘),容貌威严,而且非常有大德,我看朝廷里的臣子没有哪一个人赶得上他的。”

光武帝心里已经明白了,就去找宋弘,打算发展他为后姐夫。但宋弘有老婆啊!

光武帝说:“俗话说:做官以后,你就可以把贫贱时的朋友给换掉了;地位不一样了,贫贱之交可以不要了;有了钱,你就可以把你穷苦时妻子换了,人情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这时宋弘讲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言:“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话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说的。

光武帝听了以后一下明白了,回去就跟姐姐说:“这件事情还是算了吧。”后来宋弘这个人就被记在史籍当中流传了下来。他的这种道德水准和操守是非常高的,这个和宋朝时发生的陈世美那个案件就截然不同。

“勿厌故,勿喜新”,作为一种道德修养,从古至今都是非常提倡的。这一项是对人品德修养提出的要求。

作者:刘尚林

制作:王克力、刘剑南

编校:王丽华

相关链接:

《弟子规》详解(Ⅲ)第一讲:绪论

《弟子规》详解(Ⅲ)第二讲:总绪

《弟子规》详解(Ⅲ)第三讲:入则孝-1

《弟子规》详解(Ⅲ)第四讲:入则孝-2

《弟子规》详解(Ⅲ)第五讲:入则孝-3

《弟子规》详解(Ⅲ)第六讲:出则弟-1

《弟子规》详解(Ⅲ)第七讲:出则弟-2

《弟子规》详解(Ⅲ)第八讲:谨-1

《弟子规》详解(Ⅲ)第九讲:谨-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讲:信-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一讲:信-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二讲:信-3

  

阅读 3698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