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日月峡新闻 > 总部动态 > 正文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七讲:学文-1

媒体:原创  作者:日月峡
专业号:日月峡 2018/6/15 14:44:28

课程《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七讲:学文-1

——2013年春节森林瑜伽养生讲习班传统文化课程

主讲:刘尚林

内容

1.学与行的关系

2.学文的方法

QQ截图20180615130103

《弟子规》详解--17--学文-1  mp3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弟子规》详解--17--学文-1  wma文件腾讯微云下载

第十七讲:学文-1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弟子规》的最后一部分“学文”。这个部分还剩下48句,一共是144个字,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深的。

“余力学文”中的“文”是指六艺。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还有一种说法,六艺就是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除了以上六门主修课程以外,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要学学六艺,学习其他一些有益的学问,这是辅修的课程,这是《弟子规》中古人的说法。如果延伸到现在,应该是一切有利于人民需要的一切知识,都是应该学的。

《弟子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六个方面的内容,都是让我们努力去落实,并且通过过程来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这是力行方面。学文,就是要学习圣贤经典。学习了圣贤经典,我们力行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并不是有余力才学文,没有余力不学文也没有关系,不是这样讲。余力学文,是强调力行重要,而学文是帮助我们力行,因此学文不是可学不可学的问题。

学文,何谓“文”?《论语》里子贡曾经问孔子:“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有“文”这个谥号呢?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是聪明,资质很好。资质很好的人容易傲慢,许多人因聪明而不好学,认为自己了不起,一学就会,不肯深入学习。聪明的人若能好学,孔子说,这是“文”。好学对于每一个人都重要。不耻下问是谦卑的态度,即使是学问道德比我们低下,或者是地位比我们低下的人,我们都能够虚心地向他们请教,有不耻下问、谦卑好学的态度,才配称为 “文”。

孔子在这方面做的是最好的。

有一次,在游学过程当中,孔子看到一个七岁的孩子在路上摆了很多城门状的东西。孔子往哪边走他就往哪边挡,不让孔子通过。孔子就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就给这七岁的小孩弯腰施礼,向他请教。

孔子不耻下问,他当时是很有名望的学者,他能够向七岁的孩童弯腰请教,这是很难得的。圣贤们在很多方面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想恐怕我们在坐的人不会把七岁的孩童当回事,可是孔子做到了。

上面我们说到,如果不肯力行《弟子规》前六个部分所阐述的孝、弟、谨、信、爱众、亲仁这些德行,只是死读书本,这就容易养成虚幻浮华的习性,不可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相对的,如果只重力行,却不肯研究学问,就容易固执于偏见,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所以这一章一开始就阐述了力行与学文的关系,也就是解与行的关系: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注释】

这里的力行是指亲自实践;但,只有、唯有;学文,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长,增长;浮华,不切实际;任,听凭;己见,个人的意见;昧,糊涂而不明理;理,事物的规律;真,纯正的、不虚假的。

【译文】

这段话的意思讲的是:不能身体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如此读书又有何用。

如果只是一味地做,而不去学习圣贤教诲,那就会变得自以为是,固执自己的见解,违背了真理,这也是不对的。

【相关引申】

《中庸》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智,就是聪明智慧,好学的人就与智慧相近,力行的人就与仁者相近。“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就与勇于改过相差不远了,所以好学可以帮助我们知耻,力行是帮助我们改过。

如果我们对圣贤的教育不去力行,而只是学文章中的词句,甚至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自己做不到,那就是“长浮华,成何人”。这句话批评得很不客气,只学文不力行,增长的不是道德学问,而是浮华之气,就会变得傲慢,变得夸夸其谈,古人批评这样的人是伪君子。

这是说,如果你只顾闷头读书,而不去亲近仁者,追求道德的完善,品格的培养,那么结果呢?只能使自己浮华不实。拥有书本知识,只是一个仁者的某一个条件而已,不是全部条件,这是儒家的要义。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或者说纸上谈兵的人,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孔子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是圣人,圣人跟凡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孔子说,一个小城即使只有十个家庭,必定会有在忠信这方面品行如孔子的人,但是不如孔子好学。如果有人像孔子那样忠诚,力行得很好,但是不好学,也不能成为圣人。仅仅是力行,不肯学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任己见,昧理真”,自以为是,就违背了真道理。

真正力行了,就会对圣贤的教诲又有新的感悟,又有更深入的体验。因此,学文和力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上面讲的是学文与力行的关系,《弟子规》在这个部分所讲的道理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讲两个故事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先讲“纸上谈兵”的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大将叫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这是非常高的一个官位。作为一代名将,赵奢书本知识了得,精通兵法,又非常擅长实践,很会练兵和打仗。

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就跟他爸有点不一样。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洋洋洒洒,非常善于谈论兵事,没有人能说得过他。因此他很骄傲,认为天下无敌。

赵奢很是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了,廉颇负责指挥全军。廉颇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用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国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散布这一类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这是非常惨重的教训。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

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现在说就是只学文,不力行。

讲这个历史故事,是要我们接受纸上谈兵的教训。天底下的父母,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呢?

还有一个关于“郑板桥教子”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其中之一。他老来得子,难免很喜爱这个儿子,但他对自己的孩子绝不溺爱,一贯要求孩子不要只顾埋头读死书,而要在读书、学文之外,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要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可是这个儿子不理解父亲的一番苦心。

郑板桥非常着急,他担心自己将来走了,这个孩子还没有完全成年,无法自立。所以郑板桥在临终前,把儿子叫到病床旁边,跟他说:我快不行了,现在我只有一个愿望,你做儿子的要满足我,那就是我想吃你亲手做的馒头。

这个孩子还是个孝子,当然要满足自己父亲的最后愿望。但是郑板桥做过知县,他的儿子在过去也算是官宦子弟,什么时候下过厨房做过馒头?于是这个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请教厨师怎么和面,怎么蒸。等把馒头蒸好了端上来的时候,郑板桥已经去世了。

郑板桥的儿子当然非常悲痛,但发现自己的父亲在临终前还硬撑着留了几个字:“淌自己汗,吃自己饭,自己事情自己干。不靠老天,不靠祖宗,才算真正好汉。”他的儿子一下子就明白了,父亲为什么那么久以来一直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不要只顾学问,还是要努力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听了许多古圣先贤的教诲,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可是,在现在的生活中,是否能灵活地运用,并且开启内在的智慧与德能呢?倘若不能改变我们的旧习气,如何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让心更加开阔明朗,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乐呢?自己尚且不受益,又怎么能真正利益他人呢?

学习亦如此。所学,应该应用于生活。因为学问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光说不练,只背不做,空长傲慢之心,反成了记问之学。如此,于人生无益,反而有害,这些都值得我们警惕的。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不是天生下来就懂得圣贤教育的,是因为我不断地学习古人的教诲,而且能够很快速地学习。”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你只顾去实践,但是你不读书,那么你就只有自己的私见。你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不知道别人有哪些经验教训,你就会连最根本的道理都不知道了。通俗地说,就是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汉代有个名臣霍光,他一生的故事就最能说明问题了。

霍光是追随了汉武帝近30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汉武帝死后,他还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接着执掌汉室最高权力20年,为汉朝的中兴和安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成为西汉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所以他在麒麟阁十一功臣排名第一。

霍光虽然是个非常能干的人,在实践当中非常了得的一个人,但是霍光的结局是被灭族,就是因为霍光不重视读书,对于自己的家里人也不要求学文,酿成了最终的苦果。

霍光的妻子是一个很贪图富贵的人,因为昭帝之后的汉宣帝是霍光扶立的,所以自己还想做皇帝的丈母娘。她打算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汉宣帝。汉宣帝当时是有皇后的,霍光的妻子想利用霍家的权势勾结宫廷的医生,下毒谋害的许皇后,然后再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皇帝。

这件事情败露了,并没有成功,而霍光本来对这个事情是一无所知的,是他的妻子瞒着他这么干的。作为汉室重臣,霍光应该赶快去把这个情况说明白,把这个天大的事情赶紧处理好。但是霍光没有,他认为只要我不说就没有人会知道,而且我现在权势这么大,我可以把它压下来。这个事情并没有马上引起后果。

但是,霍光死了以后,霍家的子孙还是不读书。家训向来如此,长辈也没有叫他们读书,所以非常地骄横跋扈,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很多,纷纷弹劾。

皇帝也看不惯啊:“你们这一家人怎么这样?”

终于有一天,霍光的妻子谋害许皇后的事情被揭发了。这一下子导致整个霍家子孙被杀光了,这当然是非常惨的事情。

为什么霍光会有这样的结局?中国古代的大史学家班固就有这样的评价:“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学,五经之学,术即述,说的是霍光没有经学根底,故而不明大道理。因为霍光不读书,对这种最根本的道理他不懂,他只懂得一些从个人的经验出发能够理解的道理。

霍光不读书、不学文的教训,后来的人也非常重视。“张咏婉言劝寇准”说的就是吸取前人教训的故事,故事是由寇准求教引出来的。

宋朝有名的大臣寇准要当宰相了,他的朋友张咏在成都听说后,就对自己的下属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还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回来,两个人碰到了一起。

寇准非常尊敬地给张咏提供了帐幕,就等于给他盖了一个临时房子,热情地款待他。大家在一起度过了几天很开心的日子。张咏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送到郊外,问他:“你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张咏缓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当时寇准没有明白张咏的意思。等到回家以后,把《霍光传》拿来一读,读到“不学无术”这四个字的时候恍然大悟,笑着说,这是张公在说我啊!从此提醒自己,认真对待书本知识,认真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寇准后来成为一代名相。

现在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学校的成绩分数,没有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结果孩子成绩越好,傲慢越重,浮华之气越严重,他的品德越亏缺。

2011年一个报道:一个中国去日本读书的大学生,从日本回到上海机场。他母亲去接他,见面就向他母亲要钱,一张口就是几十万。他妈妈说没有,就在机场,他从兜里掏出刀子照着他母亲身上捅了几刀,当时就把他母亲捅倒了,倒在血泊里。这件事情在全国影响也是很大的。

法制频道介绍一个案例:一个大学生领着他的同学回家,是个女同学,应该是对象吧。到家里叫他母亲拿钱买房子,母亲说咱们家里哪儿有钱呀?这是农村啊,连你上大学的钱都是借的,那个钱还没还呢?他拿起菜刀就把他母亲的鼻子砍下来了。厉害吧!他一看他母亲的鼻子掉了,他自己也撞墙自杀了。你说父母多寒心啊!把他养这么大,含辛茹苦,送他去读书上大学,带回来一个女朋友,就比什么都重要了,连他妈妈都不顾了。试想一个人能拿菜刀朝他妈妈的鼻子砍下去,这种人还是人吗?

一个人,孝都没有了,他何以成人?《孟子》讲:“与禽兽何异?”

学文不仅能规范和引导人们“做什么”,而且规范和引导人们“不做什么”。人总是以某种理论、观念去观察现实,并用这种理论、观念规范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

因此,我们学习《弟子规》,就要学文与力行相结合,理解其中深刻的理论内涵,以指导我们的行为。

下面我们看看《弟子规》是怎样指导我们学文的。首先是指导读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注释】

法,方法;三到,三者都要具备;信,确实、真的;皆要,都重要的意思;方,正在;此,这个;慕彼,想另外一个;未终,还没完成;起,就是开始。

【译文】

这段话意思是说: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思,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不要惦记另外一本书;这本书还没有读完,那本书不要开始读。

【相关引申】

关于读书的方法,《弟子规》告诉我们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是我们会觉得,读书嘛,只要认真不就行了吗?这“三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朱熹的《训学斋规》里面讲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弟子规》经过总结,就是“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心数用,耳朵里面塞着耳机不知道在听什么歌,眼睛看着电视,没准脑子里还想着游戏。这样的话,怎么能读好书呢?有些孩子,虽然高声朗读,但是心不在焉。这就是我们过去讲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什么也记不住。

实际上,古人讲的读书:

第一,要集中精力。读书时就是要排除杂念,把心思或者把脑力用在读书上,也就是集中心思。

第二,眼要到。古人读书是眼睛盯着字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读书是眼睛看着书的。这个是不大一样的,眼睛要牢牢地盯住文字。

第三,口要到。口到是要出声。古人的读书是要读出声来的,要朗读,而现在的孩子朗读习惯主要保留在学外语方面,英语天天朗读。对于孩子来讲,现在特别要强调的是要习惯于高声诵读,就像每天大家高声朗读《弟子规》一样。你不读出声音来,你就调动不了全身的注意力,便不能感受到文字之美,也不能谙熟音律。

比如,要读古代诗歌,你不读出声音来,怎么能感受能到它的押韵呢?怎么能感受到它的平仄呢?你读古文,如果不读出声来,你怎么能知道它的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怎么能知道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字,为什么在那里要用那个字呢?

我们现在很多孩子读的语文课文,其中有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就很讲究音律的。他写散文,如果前一句是用平声结尾,即第一、第二声,那么接下来的一句就要用仄声起头。讲究到这个地步的,如果你不读,你怎么知道老舍先生的文章好呢?所以一定要读出来。

实际上,读书三到这个方法不仅对读书有益,而且能借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处事习惯。请问,人生有哪一件事是不需要用心的?读书如果能够用心,就会形成比较好的处世习惯,今后遇到事情,就不会掉以轻心,就会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有这样习惯的孩子,往往就比较容易做出成绩,取得成功,这一点我们要高度重视。

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是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他读书有个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他的读书笔记分别为记号、批语、摘录、阅读提纲和阅读提要等形式;脑到,就是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

心眼口,三念一心。三念:心在念,眼在念,口在念。念,不是口称,而是心念,故三念归于一心。如是诵读,如是心念,如是信愿,如是心行,方能如是受用。读书知道,知贵行道,知而不行,乃信不深,故行不力。何以深信?胡适云,科学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即信心,人如果缺乏信心,莫说怀疑圣人,连自已都不相信;假设,假定圣人之训是真理;小心,不急不躁有耐心,一丝不苟认真做;求证,把圣训带入生活,在生命中实证圣言的真伪,而非在书房中、在笔墨间、在推想里,评论圣训之是非;求证,以圣训所言为行之因,以现实作用为行之果,实证其因果关系。故,越证越信,越信越行,贯穿在我们整个生命当中。

《弟子规》在告诉我们 “三到”这个读书方法的同时,还特别指导读书的习惯。

那就是专一、专注的读书习惯。研究学问要心无旁骛,一门精进。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读多久,又想看其他的书;这段还未读完、读通,就又想读另外一段,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来。切忌学东西一知半解、虎头蛇尾、囫囵吞枣。

这一段是讲关于读书习惯的事情。在《弟子规》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更看重的是精读,非常强调精读。我想,强调精读,强调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就是培养人的自律,目的还是在使人的心性稳定,使浮躁的心静下来,培养忍耐力,磨练意志。

定能生慧。《大学》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什么意思呢?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解释一下“大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我们现在学的是小学的课程,是在补课。

下面给大家介绍两位读书的榜样,第一位我们介绍的是胡居仁。

在明朝时,江西有一个著名学者叫胡居仁。虽然他只活了50岁,却是一位了不起的理学家。

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被称作神童。他的“扎硬寨打死仗”的读书法和读书精神,对后代影响很大。就是一旦我要读这本书,我就像扎下一个寨子一样盯着这本书,不管这本书里面有多少困难,我都要把它搞通,这是一种一心钻研的精神。

他也一再告诫他的弟子,读书多而不精不熟,不如读书少而精熟。你读一本书就要真正了解一本书、掌握一本书,不要泛滥无归,貌似读书很多,但实际上哪一本书都没读懂,哪一本书都没读透。

他特别强调读书要持之以恒,要排好功课。他的一副对联非常有名:“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你如果有恒心,没必要起早贪黑;最没有好处的,就是你一天拼命用功,通宵不睡,开夜车,接下来的十天天天睡懒觉。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孩子的习惯恰恰就是这样的,考试前埋头苦干,用一种大跃进的精神,几乎要玩命了。三天考试结束后,该干嘛干嘛,到早上九、十点钟还不起来,这种习惯是很不好的。

第二位我们要学习的榜样就是范仲淹。

“范公画粥,刻苦勤学”: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名臣。他在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贫苦无依,再嫁给山东长山的朱氏。范仲淹年少时上长白山僧舍读书,每天只煮两升小米粥,过夜凝固后,用刀画成四块儿,早晚各拿两块,再切几根韭菜,加些醋和盐拌着吃,就这样过了三年。

他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伤感地告别母亲,去了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早晚苦读,五年不曾上床睡觉。冬天疲倦极了,他就用冷水洗脸,往往连稀饭也不够,他就下午才吃饭。别人不能忍受这种生活,但仲淹不以为苦。

有一次,宋真宗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往观看。范仲淹闭门不出, 仍像往常一样读书。同学怪他错过见皇帝的机会,他说:“日后再见,也未必晚!”南京长官的儿子看他整年吃粥,就送些美食给他,可是他一口也没吃。人家怪他,他才拱手答谢:“我已经习惯喝粥的生活,如果享受了美食,恐怕以后吃不了苦啊! ”

27岁时,他终于考中进士,把母亲接回奉养,改回范姓。后来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到快50岁的真宗皇帝。范仲淹苦读后,对六经的要旨融会贯通,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他驻守边疆时,西夏人都不敢来犯,互相告诫: “别想再进攻延州了,现在的小范肚子里自有几万军队,不比大范雍好欺负啊!

可见,读书一定用心专一、按部就班,注重方法来学习,这样成功就快。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诲和故事,对于指导我们现代的学习,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弟子规》在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和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告诉我们如何学习:一是要有计划,二是要求甚解,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可谓是苦口婆心。下面我们来具体学习: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注释】

宽,宽松;限,限定;工夫,指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滞塞,不通;随,随即、立即;札记,笔记;就,靠近;求,寻找、设法得到;确义,真正的意义。

【译文】

这段话讲:在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这样心里没有压力,但是工夫要用的紧,每天都要努力,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要马上把问题记录下来,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才可通过。

【相关引申】

这句话是讲,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点,执行计划的时候要抓紧用功。工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茅塞顿开。

对那些定计划不执行,老是拖,懒惰的人,三毛的作品中提到的一首打油诗写得很形象: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籍待来年。

很有意思,是不是啊?春困秋乏,好不容易制定的计划,春天不愿意学,夏天再学吧;夏天又热又困,也不是读书的好时候,等秋天再说吧;秋天呢,蚊虫又多,又推到冬天;冬天呢又大雪覆盖,死冷寒天,往那一坐冻得直打哆嗦。算了,等明年再说吧!这样的计划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在古代,对勤奋用功、发奋苦读的人,往往都是赞许有佳的,如大史学家司马光警枕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司马光小的时候,也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所以他经常受到先生的责骂和伙伴的嘲笑:“你看你多懒!”“别人天没亮就要起床了,你看你还在那儿睡懒觉。”

受到指责和嘲笑后,司马光就下决心用功,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他为了能够早早地起床,睡觉前拚命地喝水,让自己被尿憋醒,好早早地醒来读书。可谁知道,这一设计没效果,他太爱睡了,喝了一肚子水,尿了一大床,还没起来,司马光又被别人嘲笑了。

于是他就做了一个警枕,拿一个圆的木柱子做枕头。这样,只要他翻翻身,改变一下睡姿,木头就掉下来了,咣一声,就把他惊醒或者他的头就砸到床板上了,这样他就天天能按计划起来学习了。

后来,他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资治通鉴》的主要编纂人,是很有名的学者。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直不阿,他的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古人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历史上还有个大学者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这个典故出自西汉时期。

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建一个花园,让孩子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去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不顾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

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望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景仰的儒学大师。

董仲舒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这和他专心学习、不为杂事所累的精神是分不开的。直到今天,他的这种精神仍值得读书人学习。

朱熹曾经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本书反复地看,反复地用功,其中的意思自己也就明白了。

我们读书不要把期限限得太紧,要“宽为限”。虽然心里没有压力,但是工夫要用得紧,要努力。真正用工夫了,我们对于圣贤教诲的很多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了。

在读书方面,《弟子规》不断地手把手地教我们,告诫我们怎么做。那么读书当中有疑问应该怎么办呢?

读书的时候,心里如果有疑惑,要用小本子及时地把它记下来,养成一个随时记录,求教于人,认真学习的态度。这个就是手到,勤于动笔。

在原来三到的基础上加上“手到”,就成为“四到”。这四到,推而广之,适用于读书,也适用于各种学习、研究活动,像“眼到”,即可推广为一切观察活动,“手到”便是动手能力。

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并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求得真知。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有了问题,随时随地请教别人。只要他确实能够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古人所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最主要还是靠自己先去探究,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请问别人,这样印象才会更深刻。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去祭祖。一进太庙,他就觉得很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虚心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这就是“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古人读书没有今天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是按部就班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然后读高中,然后再读大学,都有老师可以请教。现在又有电脑,如果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到处可以请教。

而古人读书有的时候是没有老师的,所以一旦读到不懂的地方,就赶紧随时记下来,然后见人就问,希望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古称小木简为札,条记于札,故称札记。札记是一种功夫,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现代虽然记录的工具不同了,但是培养孩子养成随时记载的良好习惯还是很重要的。

过去的读书人,都随身有个小本子,碰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或者自己想到一些事情怕忘记的,都要随时记下来。也许很多人会问“怎么记啊?古人又没有铅笔、钢笔”。他们是用毛笔记。那有人会问:“难道他会随身还带个砚台啊?”古人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拿一块墨随身带在身边,要记的时候,随便找一块石头一磨不就出墨了嘛,或者拿吃饭的碗倒过来,后面不是有个碗托嘛,在凹下去那里的部位磨墨,随时札记。很多大学者都是这么做的。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没有这个习惯了,实际上这个习惯是特别要紧的。

日记、笔记、日志都属于札记。现在大概很多人都没有记日记的习惯。最好让孩子养成这个习惯,每天记一些东西,不一定要长篇大论,比如说,今天我起晚了,是一句话;或者今天考试我忘了一道题,也是一句话;比如今天上课,我忘了带手绢,也是一句话。就是要培养他写日记这种习惯,还要培养孩子记学习笔记的习惯。

毛泽东主席爱好读书,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是他总是能挤出时间来,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就是在晚年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是毛主席的读书习惯。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了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他都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够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红楼梦》不同的版本差不多有10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代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3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那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10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毛主席也是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要写上很多批语。

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学习,也要教孩子懂得。

作者:刘尚林

制作:王克力、刘剑南

编校:王丽华

相关链接:

《弟子规》详解(Ⅲ)第一讲:绪论

《弟子规》详解(Ⅲ)第二讲:总绪

《弟子规》详解(Ⅲ)第三讲:入则孝-1

《弟子规》详解(Ⅲ)第四讲:入则孝-2

《弟子规》详解(Ⅲ)第五讲:入则孝-3

《弟子规》详解(Ⅲ)第六讲:出则弟-1

《弟子规》详解(Ⅲ)第七讲:出则弟-2

《弟子规》详解(Ⅲ)第八讲:谨-1

《弟子规》详解(Ⅲ)第九讲:谨-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讲:信-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一讲:信-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二讲:信-3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三讲:泛爱众-1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四讲:泛爱众-2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五讲:泛爱众-3

《弟子规》详解(Ⅲ)第十六讲:亲仁

阅读 7142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